找到相关内容1997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唯识观行”与思惟结构之改造

    摘要:本文主要探究《瑜伽师地论?菩萨地》“摄抉择分”之止观思想及其具体操作方式,尤其强调最初心态之建立(即菩提心),以及对空性的体验(即法假)。此种止息妄念、抉择生慧的操作过程或可视为一种思惟结构之改造,因为从本质看,“唯识观行”显然是从“我”之思惟结构转换至“无我”之思惟结构。  关键词:唯识观行、菩提心、法假、奢摩他、毗钵舍那  “唯识观行”是唯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其意义在于使唯识论...

    孔祥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349730.html
  • 法尊法师译:释量论(7)

    有变,则何故破此?  此如误蛇等,根虽变而退,根患虽除愈,然而不退转。  如是于他身,由说,时。应待忆所见,应不明了现。  睡眠或醒时,所有明显觉,彼即无分别。随于二时中,  非而即分别。  复次,...。又于此中,如误绳为蛇等(是意识分别者),应根虽有变易,而可退失。根患虽愈,而不退失。如是于他人身,由诸言说,有时亦能(如说某处有蛇,他人即信有蛇)。应待忆念所曾见境,应不明了显现。是分别故。(...

    法尊法师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5038553.html
  • 大乘三系的商榷 (摘自‘无诤之辩’ )

    大乘三系的商榷 (摘自‘无诤之辩’ )  印顺导师  大乘三系,即性空唯名论,虚妄唯识论,真常唯心论,创说于民国三十年。我说此三论的意趣......是:凡是圆满的大乘宗派,必有圆满的。一、由于...  怎样来分别三系  现在,先声明大乘三系的意趣......。  一、性空唯名论:依‘般若’等经,龙树、提婆、清辨、月称等论而。依这一系说,一切法无自性说,为最根本而最心要的。离却性空,生灭无常,...

    印顺导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2357484.html
  • 四重二谛

    不二、不二而二才是真谛。  第四重︰前三重的二、不二、非二非不二三种二谛都是教门,从而都是俗谛,亡虑绝言才是真谛。这一重是对地论师、摄论师以三性为俗谛,以三无性非立谛为真谛所。即前三重都是言语上的...世俗谛︰是说瓶衣、车乘、舍宅、军众等,我、有情等。此等假法,只是迷情上所生的妄相,堕在虚伪之中,所以叫作世间;世人都说是实有,依俗情名字,所以叫作世俗。只有假名,无其实体,所以也叫作有名无实谛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2862068.html
  • 论师的“时间”观

    论师们对“时间”的不同,连带的也影响其思想学说的界定。以《大毗婆沙论》来说,论主所作论门,在解答论题或与别派对论时,往往以自宗的时间观——三世实有的学理来问难对方。   如关于“阿罗汉有退、无退”...者的“无实成就、不成就论”,指其不仅违背圣教,且有凡圣缚解无法的大过失(大正27.479上--中,796中--下)。由此可见时间观的不同,影响学派思想学说之巨。   探寻学派成立自宗时间观的学理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589881.html
  • 净界法师:缘觉乘之十二因缘——爱

    心中一定有一个相状,你一定取相。   第二个你开始对这个相状,名言,你开始说话了。如果你喜欢它,你会好的名言,哦,这个东西不错喔,这个豆浆很甜美喔,你开始好的名言,豆浆就豆浆,你自己给它画上彩色的,你自己把它名言的,所以豆浆在你生命当中,就扮演一个你喜欢的角色。你讨厌一个人,你一个名言,这个人以后就扮演一个你讨厌的角色。其实角色都是你自己说出来的,我们承受的业力,只是一个...

    净界法师

    佛法修学概要|净界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70404325643.html
  • 携法界同修共修放生总祈愿

    让我们以坚定的悲愿和无畏的勇心,担负起诸佛与众生所需我等行使的任何高尚的行为。我们将以力图一切众生成佛所的智慧和稳重的实践作为根基,去努力兑现自己是一切贤圣和众生奴仆的大诺言。恳请上师、本尊和空行...隐快乐,我们与师佛众生欢喜融合,成为照彻世出世间无量光明的太阳!     首批终生共修者  代一切众生至诚斯祷   —九九九年六月 ...

    四川省白玉县昌台区亚青寺

    |放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118452609.html
  • 修无我空性不能离开的五点要诀

    也是一切修行的纲要。   为什么这样讲呢?  因为没有出离心,小乘声缘道的基础就无法;  没有大悲心,大乘菩萨道无法修持;  没有观清净心,密宗的修法无从谈起;  没有对道友的悲悯心,我们的菩萨戒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讲

    |无我|空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06283634104.html
  • 随念三宝经 (从藏文经藏译出)

    梵行。初善、中善、后善。义妙、文巧。纯一、圆满,清净、鲜白。佛、薄伽梵,善说法律。正得,无病,时无间断。极善,见者不空,智者各别内证。法律善显,决定出离,趣大菩提。无有违逆,成就和顺;具足依止,断流...圣随念佛经  佛、薄伽梵者,谓:如来、应、正等觉、明行圆满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薄伽梵。 诸如来者,是福等流,善根无尽。忍庄严,福藏根本,妙好间饰,众相花敷,行境相顺...

    法尊 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4838991.html
  • 性释

    起自性,从本以来乃至究竟是如幻;一切法圆成实自性,从本以来乃至究竟是真实。此三自性,不增不减,法尔如是。如其实相而为施设,故名实相。以上三种言性,皆是无为,实即一法,惟随方便施设而异。以第一非,二三皆属。二就遮诠名法空,即三论宗之所明;三就表诠名实相,即唯识宗之所明。四者、指心心所之自性以为性,此即觉体。在庄子名灵台,后人或名灵觉,亦名灵知,在佛法,如云一切有情皆有佛性者,即说凡属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5639569.html